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中国一绝:浙江景宁杨斜方竹

来源:丽水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25日 阅读: 字体:【】 【

    晨露唤醒梦乡,朝阳一洒,竹叶上升起一朵一朵小水花。

    每天早晨起床,有土秀才之称的叶文高点上一支香烟,站在家门口美美地欣赏墨绿的方竹,用耳朵仔细倾听方竹熟悉而又均匀的“呼吸”。

    叶文高脚下朦胧的大山像沉默的睡狮,依然在沉默中守望。阵阵竹的清香,仿佛从唐诗宋词的古韵里悠然飘来,渗入叶文高点点滴滴的生活里。那随风飘荡的一株株方竹,秀丽清纯,如一对对多情的恋人,风情万种。

    叶文高是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杨斜村人,是一位痴情的竹痴。

    其实叶文高只是村里竹痴的一位代表。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当有一天,你走进杨斜村的时候,你会惊诧:这个拥有608人的村庄,房前屋后,田里地里高山上,满眼都是苍翠欲滴的方竹。而且近几年来,上海、苏州、杭州、温州等城市的园林专家络绎不绝地来到这个神秘的村庄“淘金”——买方竹,他们纷纷赞叹说:景宁杨斜方竹,中国一绝。

    方竹是什么?

    何谓方竹?

    流传千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竹子的真善美,看到了竹子的高风亮节

    “龙竹有异种,聚族君山阿游人。入山问方竹,老僧为指西南坡……”这是明朝吴启茂赏方竹吟下的诗句。《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称方竹为竹笋之冠,笋中之王,世界一绝,中国独有。

    方竹呈青绿色,小时竹竿呈圆形,成材时竹竿呈方形,竹节头带有小刺枝,小苗0.5米有竹叶,大苗2-3米有竹叶,绿色婆娑成塔形,青翠欲滴,华丽高雅,以其独特的竹种和清幽脱俗的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笋?尖尖如芦笋,清香美味为盘中佳品。

    据专家考证,浙江方竹始于景宁,景宁方竹始于杨斜村。

    杨斜村为什么有方竹?

    相传一千多年前,杨斜村附近有一宝洞山,宝洞山的一岩壁上有个洞。洞里有一件宝贝,晚上会发光,发出的光,眼睛无论生了什么病,一照就好。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来的采宝客,看到宝贝发出的光,他恨不得马上把它采到手。

    第二天早上,采宝人来到岩脚边,面对着陡峭的岩壁,用10股麻绳,往岩壁的一块岩石上一套,套住了。采宝人准备顺着麻绳爬上去采宝的时候,听到隔山有人叫:“采宝客,采宝客,你10股麻绳断了9股啦。”

    采宝人转身一看,隔山有个头发白的老倌,再看上头麻绳上有一只白老鼠在咬,10股麻绳被咬断9股,采宝人歇了歇,另外用了10股麻绳套在岩壁上,又想顺着麻绳爬,又有人叫了起来:“采宝客,采宝客,你10股麻绳断了9股啦。”采宝人转过头一看,隔山又有一个头发白的老倌,再转过去一看麻绳,又有只白老鼠在咬,10股麻绳又断了9股。

    采宝人想想,或许是土地公作怪,只好等明日再去采。

    第三天早上,采宝人没有从岩脚爬上去,而是把10股麻绳缚在岩背的松树上,麻绳的末端缚着一个菜篮,准备坐进菜篮里滑下去。正在这个时候,忽然隔山又有人叫:“采宝客,采宝客,你10股麻绳断了9股啦。”

    采宝人假装没听见,坐在菜篮里慢慢滑下去,到了岩洞,捉到一块白白会发光的宝石。刚准备上去时,麻绳断了。采宝人摔到岩脚,摔死了。宝物呢?也勿晓得逃到哪里去了。

    菜篮直往岩脚掉,掉到半途,散了开来,一条条方方的竹竿,插在地上。第二年生出一种从头到尾都是四方的竹子来。当地人把这种竹叫做四方竹。据说用这种竹熬汤,还可以治眼病。

    至于那个老倌、白老鼠,有人讲是土地公变的。土地公一次一次地警告采宝人,采宝人还是想采宝。土地公就收了宝,弄死了采宝人,把编就菜篮四四方方的篾条变成了四方竹,警告来人莫心歹。

    这只是个流传千年的传说,但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真善美,从侧面看到了竹子的高风亮节。

    后来,我们查阅了中国所有的方竹史,其中都没有杨斜村的这个故事那么吸引人。

    一部方竹史,就是一部部神奇的故事,杨斜村的方竹故事流传到今天,越演绎越精彩

    碧绿的竹林里,株株婀娜多姿的方竹如同村姑热烈而又羞涩的回眸,惊起阵阵鸟鸣,引得小燕子在微风徐徐的竹叶中穿梭。我们悠闲地走在杨斜村的村道上,前前后后满眼都是方竹。

    我们去杨斜村的那天,由于刚刚下过雨,路面有些滑,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赏方竹的兴致,在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听着关于方竹点点滴滴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很多杨斜村人在外面做生意,常年不能回家,家中夫人思念,就经常站在院子的竹子底下摸着竹子思念着丈夫,久而久之,原本方方的竹子就变得越来越方,所以方竹在杨斜村,也有相思竹之称。

    村里有老人说,只要在方竹林里捡起一片落叶,在叶子上写上你心爱的人的名字,那么你和心爱的人就会永远在一起。当然这又是一个传说,可是我们同行的几个人,却还是不约而同地忙活了起来……土秀才叶文高看见我们忙得不亦乐乎,悄悄地提醒我们:只可以捡一片叶子,多了就代表三心二意了。

    没听完,我们一群人就哈哈大笑。

    我们边说,边走在杨斜村的村道上,伸长耳朵仔细听,我们随时都可以听到历史的竹涛声在耳边响起。

    听杨斜村老一辈人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自然灾害时期,在文革时期,方竹救了许多村里人的命。因为在那个时期,杨斜村的方竹笋成了救命粮。

    方竹笋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明朝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竹笋方而厚,性硬、脆,专蓄此笋,常食之,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经当今科研部门检测,方竹笋中蛋白质含量12%,脂肪0.4%,粗纤维8%,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B2、C等。食之则有助于人体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达到减肥、美容和防治肠胃及心血管疾病之功效。加之方竹笋质嫩肉厚,色美味鲜,略带苦味,非常适合现代人口味,堪称山珍佳肴。

    由此可见,方竹是竹中的上上佳品。而景宁方竹,更是中国竹中一绝。这是因为:

    其一、竹子在分类学中属于禾本科植物,全世界约有850个品种,我国共有664个品种,它按大小一般分为大型竹,小型竹,微型竹;从生长特性可以分为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但不管怎么样划分,通常的竹子多是圆筒型的,而杨斜村的竹子,却很奇特,整个竹竿从下到上均是方形的,而且用手触摸,感觉更加明显,这就显得稀罕和珍贵了。

    其二、方竹在国内一些地方也能见到,但像杨斜村有这么悠久历史的方竹却十分罕见。从史料上分析,杨斜村方竹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史了。一棵竹子的本身寿命并没有这么长,它靠一代一代的自然繁殖不断更新,老残淘汰,新竹竞长,年年岁岁,永续利用。

    其三、一般竹笋都生长在春季,而杨斜村方竹笋笋期都在秋季(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正值蔬菜和鲜笋供应淡季,方竹笋鲜嫩,味微苦,非常适合城镇居民口味。

    其四、杨斜村方竹是很有个性的方竹。多年来,杨斜村人无论怎么种方竹,都可以成活。甚至把竹叶摘光,留下竹竿,竹竿照样可以成活,长出鲜嫩的竹叶来。有人曾取一段方竹片种下去,也可以长出鲜活的方竹。但是,附近村庄的村民无论怎么种方竹,成活率都很低。这至今还是个谜。

    其五、杨斜村的方竹不仅来历传奇,而且更有它的自然景观美。你看:它的竹竿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竹枝、竹叶临空横展,飒飒有声,竹笋造型精巧,玲珑可爱。它的竿如嵌碧玉,夺人眼球,它的习性经冬不凋,四季常青,绿意盎然,神韵潇洒,表现出浓厚的风韵美,它的个性集刚毅、坚贞、顽强、挺拔、清幽于一身,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杨斜方竹因被誉为竹类珍品,成为城市绿化、园林艺术配景的上好品种,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绿色婆娑成塔形,青翠欲滴,华丽高雅,以其独特的竹种和清幽脱俗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就是杨斜村方竹。

    1985年,景宁畲族自治县首次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从而发现杨斜村的四方竹。由于野生资源较少,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多元化,方竹开发利用越显得有价值。2002、2003年,我省毛竹之乡安吉及景宁周边县市,以每株母竹10元的高价收购种竹,方竹资源开发利用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时候,景宁县委领导多次前往杨斜村现场调研,要求林业、科技等部门把这一特色种竹发扬光大。2003年,景宁科技局将“方竹生物适应性研究”列入重点研究项目,并向省科技厅申报,2004年,“方竹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列入浙江省(一般)研究项目(计划编号为2004C32065)。这时候,杨斜村方竹已作为一个产业进行推广,并通过毛竹协会的运作,使杨斜村的竹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组织化、市场化、品牌化、科技化的轨道。并及时抢注了商标,为创立品牌走出了第一步。

    “以前我们在村后的宝洞山上看到这种形状四方,出笋期在9月份的竹子,只是觉得好奇、好看,许多村民挖回家种在厅前院后,作为观赏植物。”杨斜村村民季隆根介绍说,“我从2004年开始种植2亩方竹,通过卖竹苗、竹笋,先后已经有6000多元的收入了。同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到现在已经有6亩多了,根据方竹3年成林的生长特点,到明后年,我将有更多的竹苗、竹笋出售,到时收入将大大增加。”想到方竹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季隆根满心欢喜。可是,他也向我们讲述了一宗非常遗憾的生意。“前年,瑞安一位客商找到我,要一次性购买10万株方竹,10元一株,可是我拿不出这么多方竹。”一想起这笔本可彻底改变自己今后生活状况却未做成的大买卖,他就懊悔不已。“早知道我就种多些,也动员大家多种点。”

    为鼓励村民发展方竹产业,东坑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2007年每户新开发基地至少在0.5亩以上,严格按照每亩80—100株左右的标准种植,成活率达到80%以上的,每亩奖励启动资金200元,第一年验收后奖励抚育资金每亩100元,第二年补贴化肥每亩200元,散种的按每株2元奖励。2007年之前种植的每亩奖励400元。

    “现在,杨斜村房前屋后的方竹林,已经有100多亩了。随着方竹林的逐步扩大,方竹成了杨斜人的‘摇钱树’。相信过不了多久,丽水人的餐桌上将会出现新的美味竹笋——方竹笋。”土秀才叶文高边说着,边吟诵郑板桥《咏竹》的诗句目送我们离去: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