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重庆缙云山两千亩竹林枯黄

来源:重庆晚报2007年05月29日 作者:刘邦云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30日 阅读: 字体:【】 【

        夏天的竹林本是乘凉的好去处,但重庆缙云山的竹林最近患了重病——市森防站有关负责人说,这里已有2000多亩竹林枯黄,最多还有3年寿命。

  在北碚区白云村一带,竹林枯黄得最明显。 
  
这个村子被竹林包围,四周的楠竹高20多米,叶片很小,宽度只有成人指头左右。少部分叶片是翠绿的,大部分变黄甚至焦黄。

  林子下边是稀疏的灌木,地表干净,笋子异常稀疏。白云村村民老黄对记者说,前几年竹林长势良好的时候,每逢春天,林子里满是春笋。许多人前来采笋,将此变成自家的美餐。今年,笋子特别稀少,“后继无竹”令人担忧。

  市森防站对缙云山的竹林非常关注,近日组织专家组前来调查。专家杨德敏介绍,缙云山保护区范围内5000亩竹林,都有零星的病害。其中枯黄的约有2000亩。在正常状态下,枯黄的竹林最多3年就会死亡。要是碰上干旱、病虫害等毛病,1年就可能死亡。此外,缙云山竹林里的笋子稀少也很严重,有时整整1亩竹林,没有1个笋子,没有笋子就没有新竹补充。

  专家认为,缙云山竹林枯黄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病虫害,山上的竹裂爪螨、蚜虫、叶蝉和沫蝉等非常多,这些害虫趴在竹叶上,形成黄色或白色的斑点,夺取养分。竹林由于身体虚弱,已无法依靠自身免疫力抵抗这些虫害。另一个原因是保护过度,由于缙云山是国家级保护区,一直以来严禁砍伐。部分竹子的年龄超过了7岁,有的已达10多岁。它们挤占新竹的生存空间,争夺营养,竹鞭盘根错节,土壤养分不足,竹林密度过大,致使整体长势衰弱。此外,去年的干旱也有一定影响。

  市森防站认为,为了挽救缙云山的竹林,必须采取坚决措施。首先实施间伐,将生长了7年以上的老竹,全部砍掉,减少竹林密度,腾出一定的生存空间。采取措施治理虫害,让竹林重新焕发青春。

  据市森防站介绍,曾经拍摄电影《十面埋伏》的永川茶山竹海,其竹林长势也不大好。最近由于遭受竹叶螨危害,有近千亩枯黄,甚至枯死。5月20日,市林业局专家组对此进行会诊,决定对年龄在4岁以下的竹林全力进行抢救。其中病情严重的,将用注射器往竹腔里注药,或者挂输液器等方法抢救。同时,对当地的土壤营养状况、酸雨情况、林下煤矿过度开采等进行研究分析,保证这片竹林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