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宁夏林业闪过亮丽20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1日 阅读: 字体:【】 【
从日前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6年,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自治区兴林工程的推动下,宁夏林业建设亮点频闪,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益尝试。
    特色优势林产业拉动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宁夏是个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山区和沙区,荒漠化和贫困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宁夏不断探索治理生态和贫穷双赢的路子,依靠优势特色林产业拉动农民增收、促进生态改善。枸杞、红枣、葡萄及种苗花卉、森林旅游等林业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林规模不断扩大,总面积达247万亩,农村人口人均1亩经济林。全区林业总产值达27亿元,形成了中宁的枸杞、青铜峡的葡萄、灵武的长枣、永宁的设施果树、彭阳的山杏、泾源的苗木等一县一个主导产业的格局。中宁、灵武、永宁等县(市),农民收入的1/3来自林业产业。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黄河惠泽宁夏河套平原绵延300多公里。为了恢复湿地资源,保卫黄河,再现塞上湖城新美景,宁夏启动了湿地保护工程,编制完成了《宁夏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全区有28处湿地列入保护与恢复示范区、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去年,银川黄河湿地、吴忠滨河湿地、石嘴山星海湖湿地、中卫沙漠湿地建设工程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列入湿地建设规划。全国黄河湿地论坛在宁夏召开,银川湿地公园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森林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宁夏森林资源管护费投入不足,保护资源安全体制、机制脆弱。面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形势,自治区林业局出台文件,以0.1元/亩的标准将森林防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宁夏还制定发布了《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成功实现连续49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全区建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27个,形成了区、市、县三级森林病虫鼠害测报网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初具规模。
    自然保护区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自治区人大出台了《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条例》,使自然保护区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并编制了《宁夏2006~2030年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规划报告》。全区森林类型、野生动物类型和荒漠类型的保护区达6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30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4%。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示范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岩羊数量得以恢复,种群密度达到11.5只/平方公里,总量超过1.5万只。
    柠条饲料加工利用装备填补空白。宁夏在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中,柠条灌木林比重超过60%,面积超过700万亩。为了加快后续产业发展,自治区林业局联合区内科研单位,历时3年多攻关,成功研制出柠条割灌粉碎机。去年,柠条加工机械已配发南部山区同心、海原、原州、彭阳等县(区)农村,解决了柠条林长期不能加工利用的难题,缓解了禁牧后全区380万只羊舍饲养殖的饲料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0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