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湖北省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11月17日至18日,国家林业局验收委员会对湖北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
验收组认真听取了该省林业木种苗管理总站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要求,实地查验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查阅工程档案、财务账目及其他相关资料,充分研究讨论,对工程设计、施工、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验收组一致通过对该工程的竣工验收,并颁发了验收证书。
验收组认为:湖北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经过不懈的努力,基本完成建设内容,工程项目质量合格,建设资金管理规范试生产结果表明建设规模、内容、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运行状况良好,能满足生产需要,投产后将达到预期目标,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湖北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项目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建设的31个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之一。2000年国家批复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湖北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截止2006年4月,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128.26万元。
目前,基地已累计生产各类苗木及花卉近3000万株,其中用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苗木近2700万株;用于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的苗木及花卉260万株;繁殖、销售蝴蝶兰、一品红等中高档花卉近10万株(枝、盆);草皮28000平方米;产樟科、木兰科种子3000公斤,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有效地实现了基地从建设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此外,通过外购外销、承接绿化工程等多种经营方式,年均完成苗木外购外售和绿化工程施工工量近500万元,实现利税近80万元。尤其自2003年以来,基地相继承接了多处以上绿化工程项目。三峡附属工程、京珠高速附属工程、武汉江滩等绿化工程,合同经额均达1000万元以上。
该基地的建成投产带动了咸宁107国道沿线苗木产业带近4万余亩,促进了区域林木种苗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设施和信息优势,起到了示范龙头作用。同时还提高了全省良种的使用率、苗木质量及科技含量,促进了人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人工造林质量,增强了人工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验收组认真听取了该省林业木种苗管理总站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要求,实地查验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查阅工程档案、财务账目及其他相关资料,充分研究讨论,对工程设计、施工、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验收组一致通过对该工程的竣工验收,并颁发了验收证书。
验收组认为:湖北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经过不懈的努力,基本完成建设内容,工程项目质量合格,建设资金管理规范试生产结果表明建设规模、内容、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运行状况良好,能满足生产需要,投产后将达到预期目标,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湖北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项目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建设的31个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之一。2000年国家批复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湖北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截止2006年4月,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128.26万元。
目前,基地已累计生产各类苗木及花卉近3000万株,其中用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苗木近2700万株;用于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的苗木及花卉260万株;繁殖、销售蝴蝶兰、一品红等中高档花卉近10万株(枝、盆);草皮28000平方米;产樟科、木兰科种子3000公斤,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有效地实现了基地从建设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此外,通过外购外销、承接绿化工程等多种经营方式,年均完成苗木外购外售和绿化工程施工工量近500万元,实现利税近80万元。尤其自2003年以来,基地相继承接了多处以上绿化工程项目。三峡附属工程、京珠高速附属工程、武汉江滩等绿化工程,合同经额均达1000万元以上。
该基地的建成投产带动了咸宁107国道沿线苗木产业带近4万余亩,促进了区域林木种苗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设施和信息优势,起到了示范龙头作用。同时还提高了全省良种的使用率、苗木质量及科技含量,促进了人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人工造林质量,增强了人工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上一篇:山西省搞好种苗信息工作 服务林业建设大局[ 11-22 ]
下一篇:大兴安岭地区强化信息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推动林木种苗事业健康…[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