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北京等地房价高涨 媒体指百姓被绑上高房价战车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7日 阅读: 字体:【】 【

 

    11月14日,一对青年男女在北京某公司的28平米样板房内神情踌躇。昨日,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5.4%,涨幅反超9月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新房价格以10.7%的涨幅名列首位。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尤其是部分大城市的房价却呈现“逆势上扬”与“加速上涨”态势,房价过高、涨幅较大的问题日趋明显。

  根据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在北京,从6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0%,中心城区二手房单价也直破万元关口。

  作为与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当前房地产市场中的过高房价、过高利润、较大涨幅已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在引起百姓普遍质疑的同时,更释放出三大信息。

  打造“健康”房市依然任重道远

  “应该看到,消费观念的转变、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等,确实为房价的上涨提供了一些合理支撑。但是,当前房地产业中存在的隐瞒成本、人为操纵、管理缺位等,已成为部分地区房价扭曲的重要元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经济学家王小广说。

  11月初,财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无异于揭开房地产业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对全国24个省份的39家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中,39家企业采取少计收入、多计成本等手段,瞒报利润近半。个别企业实际利润高达57%。而由“暴利”所牵出的房地产企业做假账、偷漏税、虚假信息等问题迅速成为“千夫所指”,激起社会普遍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针对高涨的房价,还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不健康因素,国家的调控与规范努力从未停止,但一些政策效应却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一些调控措施被不经意地“软化”。

  央行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进一步提高。

  更让人深思的是,在中央政府坚定不移的调控决心和房地产市场挥之不去的问题之间,地方政府的“执行力”问题被清晰地置于台前。

  专家坦言,在房地产市场一直就存在着两股力量的博弈: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以稳定房价涨幅为基调的调控措施越来越细、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则是各地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冲动。而一些地方政府对房市调控政策“拆招卸力”的做法,事实上已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护佑力量。

  “这种只重一时、一个产业的利益,对调控政策采取消极的、阳奉阴违的做法,不仅直接抑制了调控效应的发挥,更严重影响到政策的威信和百姓的信心。”社会学者郑保卫说。

  “繁荣”背后隐忧重重

  在部分城市房价数字“飘红”的同时,专家警告说:无论是高涨的房价,还是房地产业的快速膨胀,既非普通百姓之福,更非国家经济之福。在当前看似“繁荣”的景象下,城市竞争力下降、影响城市化进程等各种“明患”“隐忧”正逐一显现,必须高度重视。

  ——高度集纳的“信贷风险”。

  国家某部委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70%以上”。而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房地产贷款已占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余额的20%左右。

  在“惹眼”的数字背后,专家指出,开发商信贷和个人按揭所暗藏的信贷风险在“繁荣”期并不会显现,因此决不能用“不良利率”来乐观地推断整体、长远的信贷风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投机受遏、挤出泡沫的情况,所形成的不良贷款和金融风险将会急剧上升,应引起足够警惕。

  ——社会公正、百姓期待是不得不算的“大账”。

  “房价现在真是飞涨,去年西四环外的房子还五六千元一平方米,今年就涨到了七八千,真是买不起了!”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冯蕾说。

  感叹道出一个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在房地产市场利润高扬、投机游戏盛行的同时,作为房价的最终承受者,普通百姓正被绑上高房价的“战车”,或透支消费,或望房兴叹,并由此生发出诸多不满

  ——对经济运行的“负效应”不容忽视。

  一方面,过高的房价必然导致城市的运营成本、生活成本大幅攀升,进而影响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妨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作为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如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厦门等,房价相对竞争力的“不协调”已经显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