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新闻
九国学员共促绿色发展与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竹藤科技创新研修班在京开班
2025年9月10日,由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商务部“发展中国家竹藤科技创新研修班”在北京开班。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江泽慧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司司长夏军,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刘如涛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开班仪式由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主持。
江泽慧指出,本次研修班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国家对外合作战略,与各国分享中国在竹藤科技创新特别是“以竹代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深化南南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竹藤产业发展。她强调,竹和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具价值的两种非木质森林资源,也是广泛分布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可再生资源,竹藤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减少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她希望各国学员通过研修拓宽视野、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竹藤科技在乡村振兴、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推动世界竹藤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和深化南南合作、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夏军在致辞中表示,“以竹代塑”倡议发布三年来,得益于政策精准引领、科技持续突破与国内外广泛协作,中国竹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分享竹藤领域的成熟技术和实践经验,并与各国互学互鉴、共谋发展。他说,国际竹藤中心多年来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竹藤技术与管理人才数千名,合作项目覆盖亚非拉多地,切实帮助当地民众依托竹资源实现增收致富,成为传播竹藤技术、深化南南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绿色桥梁”。
刘如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国际人力资源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他强调,中国愿在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情况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应对挑战与危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他期待学员以开放促互鉴,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新思路;以行动谋共赢,将研修成果转化为本国实践;以信任筑桥梁,延续对话与合作,夯实技术共享与项目落地的合作根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来自贝宁、菲律宾、冈比亚、古巴、加蓬、肯尼亚、孟加拉国、尼泊尔、尼日利亚等9个国家的32名学员参加本次研修。在接下来的14天中,学员将在北京与丽水两地,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与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中国在竹藤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推动“以竹代塑”倡议落地、促进全球竹藤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开班式现场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