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新闻
发展中国家“以竹代塑”科技创新研修班在京开班深化国际合作,共探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发展中国家‘以竹代塑’科技创新研修班”在京开班。来自老挝、尼泊尔、加蓬、所罗门群岛的30名学员将参加为期14天的研修,聚焦竹子科技创新与“以竹代塑”实践,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江泽慧,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司司长夏军,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参赞萨碧塔·纳卡尔米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主持开班式。
多方致辞:共话竹藤价值与合作愿景
江泽慧教授指出,竹藤资源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可再生资源,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减贫、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及全球行动计划,已在政策、技术、项目、国际合作等层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次研修班将分享中国竹产业体系化发展经验,助力各国竹资源开发与绿色转型。
萨碧塔·纳卡尔米参赞感谢中方搭建的培训与合作平台,表示尼泊尔近期通过了《2025年国家竹藤发展战略》,期待借此次研修学习中国技术,释放竹资源在经济、环境领域的综合效益。夏军司长表示,中国国家林草局愿通过援外培训深化南南合作,推动“以竹代塑”行动落地,助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课程设计:理论实践结合,赋能产业升级
本次研修班课程涵盖竹产业政策、“以竹代塑”技术推广应用、竹产业发展实践案例、中国国情与竹文化等理论教学,并安排实地考察“中国竹子之乡”福建南平,结合文化体验与研讨交流,全方位展示竹产业全链条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国际竹藤中心已承办72期援外培训班,覆盖87国2500余名学员,成为竹藤科技输出与经验共享的重要平台。
国际回响:绿色合作助力全球发展倡议
本次研修班紧扣“一带一路”及全球发展倡议中的绿色发展理念。竹子以其速生、可降解特性成为塑料替代的可靠方案,而跨区域合作正通过技术转移与能力建设,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发展动能。学员们将在培训中学习了解中国先进的竹子研发加工技术、实践经验与发展理念,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竹产业发展路径。
随着塑料污染治理日益成为全球共识,“以竹代塑”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正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在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本次研修班不仅是技术交流的窗口,更将为深化南南合作、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活力。
开班式合影
领导致辞
开班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