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新闻
科技扶贫为老区办实事系列活动之一
“竹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培训班于9月19日至23日在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成功举办。这次培训班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实事和送科技下乡活动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及扶贫开发中的推动作用,由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计资司)和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中心)联合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的。计资司汤晓文副司长、中心程良副主任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王志高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出席此次培训班开班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林科院及全区5市、23县的分管领导、林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等8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国家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这次培训班,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江泽慧院长和国家林业局张建龙副局长分别对此次培训班提出了明确要求。局计资司和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对这次培训班进行了充分准备和精心安排,事先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的培训要求,在培训内容安排上做到适用性强,通俗易懂,力求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广大林农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先生应邀在班上为学员作了题为《绿竹神气》的中华竹文化学术报告,追溯了中国竹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了竹子几千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文化内涵,使学员对竹子的重要性及中华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使学员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顾小平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丁雨龙教授、四川云华竹编有限公司陈云华经理、中国林产品公司的崔宇经理、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的孙正军副研究员、覃道春副研究员和张东升博士分别就“竹子丰产培育技术”、“竹资源及其利用”、“竹材加工利用技术”、“竹材材性与防护技术”、“竹炭竹醋液制备与利用技术”、“竹产业脱贫致富典型案例分析”等专题进行了授课,详细介绍了我国竹子丰产栽培、加工利用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竹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学员们还现场考察了安徽省旌德县的竹资源培育基地和竹加工企业。
这次培训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他们表示,国家林业局有关单位此次为广西举办“竹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培训班,体现了国家林业局党组对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的关心和厚爱,是深入贯彻落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实事,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具体体现。培训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专家教授讲课,又有成功企业家现场案例分析,形式多样。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达到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的目的,收获很大,为广西竹资源培训和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