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河北省召开林木良种建设学术研讨会
9月20日,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与河北省林学会林木良种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林木良种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来自河北省各市的种苗站站长、河北省林业局直属单位的种苗科科长、林木良种基地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及有关专家教授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河北省种苗站站长汪民谈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的有关问题,他认为,实现科研、生产、管理相结合是建设林木良种繁育体系的最好方式,做好林木良种选育和林木引种驯化工作是林木良种建设的基础,并且要求搞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保存和开发利用工作。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建设部省联营的油松、落叶松、毛白杨、白榆、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8处,共926公顷,各良种基地共收集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3167份,为进一步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
自1998年国家实施国债投资林木种苗工程以来,共安排种苗工程建设项目133个,涵盖了楸树、泡桐、白蜡、桐树、柏树、柳树、槐树、仁用杏、樱桃、李树、柿树和观赏树种等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欧洲榛子、日本甜柿、美国李子、澳洲油桃、日本梨、日本大樱桃、辽宁核桃、韩国四倍体刺槐、欧美107、108杨等林果优良新品种200多个,丰富了河北省的林木良种资源。与此同时,河北省大专院校、科研、生产和管理单位的科技人员积极开展选种和杂交育种工作,培育了无核丰小枣、燕明板栗、甜丰油桃、甘玉杏、早红香苹果等大量的林果新品种。通过国家和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林木良种114个,廊坊杨、黄冠梨、京亚葡萄等一大批林木良种得到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会期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杨俊明给大家讲解了林木种子园营建、优树子代遗传测定和有关林木育种资源等技术问题。河北省林学会副秘书长王玉忠在致辞中指出,林木良种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议,弥补了专业委员会活动较少和活动内容单调的不足,开创了专业委员会组织交流活动的先河,应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对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取得的骄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沧州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教授级高工纪清巨就本地区林木良种建设情况作了典型发言,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部,濒临渤海,土质类型以潮土、盐化潮土、滨海盐土为主,造林难度大,解决的根本途径是选育适生的树种,近年来,建立抗盐碱树种良种基地后,他们引进了中天杨、黑松、172抗碱柳、小叶白蜡、大叶垂榆、速生白榆、密胡杨、廊坊杨4号、沙枣等抗盐碱树种30余个,为河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他们还收集保存了全国名、特、优、新红枣资源300多个,先后选育出了早脆王、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四个枣树优良品种,并且获得多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落叶松林木良种基地,介绍了20多年来基地建设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及今后基地发展的思路,他们的经验在会上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推广,受到了与会同志的广泛认可。
通过探讨和交流,找出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与会者一致认为逐步建立一个树种齐全,层次合理,结构优化,数量足够和质量不断提高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良种的繁育与推广,提高河北省林木良种使用率势在必行。最后汪民站长对河北省今后一个时期的种苗管理工作进行了再研究和再部署,指出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并要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河北省加快实现林木良种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河北省种苗站站长汪民谈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的有关问题,他认为,实现科研、生产、管理相结合是建设林木良种繁育体系的最好方式,做好林木良种选育和林木引种驯化工作是林木良种建设的基础,并且要求搞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保存和开发利用工作。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开始建设部省联营的油松、落叶松、毛白杨、白榆、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8处,共926公顷,各良种基地共收集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3167份,为进一步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
自1998年国家实施国债投资林木种苗工程以来,共安排种苗工程建设项目133个,涵盖了楸树、泡桐、白蜡、桐树、柏树、柳树、槐树、仁用杏、樱桃、李树、柿树和观赏树种等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先后从国内外引进欧洲榛子、日本甜柿、美国李子、澳洲油桃、日本梨、日本大樱桃、辽宁核桃、韩国四倍体刺槐、欧美107、108杨等林果优良新品种200多个,丰富了河北省的林木良种资源。与此同时,河北省大专院校、科研、生产和管理单位的科技人员积极开展选种和杂交育种工作,培育了无核丰小枣、燕明板栗、甜丰油桃、甘玉杏、早红香苹果等大量的林果新品种。通过国家和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林木良种114个,廊坊杨、黄冠梨、京亚葡萄等一大批林木良种得到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会期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杨俊明给大家讲解了林木种子园营建、优树子代遗传测定和有关林木育种资源等技术问题。河北省林学会副秘书长王玉忠在致辞中指出,林木良种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议,弥补了专业委员会活动较少和活动内容单调的不足,开创了专业委员会组织交流活动的先河,应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对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取得的骄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沧州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教授级高工纪清巨就本地区林木良种建设情况作了典型发言,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部,濒临渤海,土质类型以潮土、盐化潮土、滨海盐土为主,造林难度大,解决的根本途径是选育适生的树种,近年来,建立抗盐碱树种良种基地后,他们引进了中天杨、黑松、172抗碱柳、小叶白蜡、大叶垂榆、速生白榆、密胡杨、廊坊杨4号、沙枣等抗盐碱树种30余个,为河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他们还收集保存了全国名、特、优、新红枣资源300多个,先后选育出了早脆王、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四个枣树优良品种,并且获得多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落叶松林木良种基地,介绍了20多年来基地建设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及今后基地发展的思路,他们的经验在会上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推广,受到了与会同志的广泛认可。
通过探讨和交流,找出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与会者一致认为逐步建立一个树种齐全,层次合理,结构优化,数量足够和质量不断提高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良种的繁育与推广,提高河北省林木良种使用率势在必行。最后汪民站长对河北省今后一个时期的种苗管理工作进行了再研究和再部署,指出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并要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河北省加快实现林木良种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福建省12家森林公园首获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有标志使用权[ 09-27 ]
下一篇: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 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