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新闻
ISO/TC 296 中国区域专家第三次线上年度工作会成功召开
2021年10月26日,中心负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 296)成功召开ISO/TC 296中国区域专家第三次年度工作会议。来自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九川竹木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新型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的21名专家代表以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ISO/TC 296秘书处经理方长华主持,委员会主席费本华出席并致辞。费本华主席表示,ISO/TC 296自2015年成立以来,正式立项11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6项已出版。如竹家具、竹制集装箱底板等竹产品国际标准及藤材分级国际标准等,均有广泛的国际需求,要根据产业发展和需求加大国际标准的制定力度。同时,应加强竹藤国际标准制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加大企业界与研究领域专家的交流力度,采用学术交流、座谈会、工作技术会商等多种形式促进交流。此外,在标准制定和管理方面要着重提升国际参与度,不能唱“独角戏”。最后,他对ISO/TC 296中方专家一年来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希望中方专家继续支持秘书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在“十四五”期间为竹藤国际标准化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随后,方长华经理简要介绍了秘书处工作情况。在中国主导的竹子标准制定工作中,第二工作组标准起草人李延军教授、项目负责人程海涛教授与第三工作组张文标教授分别汇报了所负责标准的阶段进展,本年度工作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对于中方专家参与的《藤条分级》标准,由第四工作组专家李荣生教授代表总结汇报。最后,第五工作组专家姚利宏教授对《室内家具用竹条层积材》标准进展以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
汇报结束后,中心陈绪和研究员、王戈研究员等对专家的工作汇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ISO标准制订过程中,必须有坚实的数据支撑,用以平衡各方争议、推进讨论;二是由于疫情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线上会议工具,组织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群策群力,多提想法、多交流;三是在新标准提案选择方面,要着重挑选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国际需求的标准,才能有效提高成员国参与的热情。中方提出的竹材缠绕管道、竹制集装箱底板、竹吸管等标准,对于建设一带一路、促进双碳目标完成、推广以竹代塑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为ISO/TC 296中国区域专家提供了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通过邀请资深专家分享标准工作经验,帮助新加入专家了解工作程序和方法,促进了中方专家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各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