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我国森林经营工作亟待加强

来源:国家林业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3日 阅读: 字体:【】 【
    
   
    近年来,我国人工林发展迅猛,但由于后期经营管理滞后,人工林、天然次生林过纯、过密、过疏的问题已十分突出。有专家指出,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是今后林业工作十分繁重而又紧迫的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经营森林,推动全国林业生产逐步向可持续经营转变,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林业建设,在森林资源增长方式上基本上走的是外延扩大为主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森林经营工作一直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国家对以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经营也没有专项资金投入,经营主体无力开展森林经营,使森林经营成为林业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问题相当突出。
    一是纯林多。全国现有5325.73万公顷人工林中,杉木、马尾松、杨树3个优势树种(组)面积占59.41%,混交林不足10%。一些地方许多林相在水平分布上没有形成针阔混交,在垂直分布上没有形成乔灌草结合,人工纯林、单层林是人工林分组成主体。由于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频繁发生,每年造成的损失巨大。
    二是密度大。一些通过飞机播种和封山育林形成的森林,密不通风透光。人工林因密度大,“麻秆林”占相当大的比重,林地生产力低下。全国林分每亩森林蓄积量5.6立方米,其中人工林仅为3.1立方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三是疏林多。全国林分平均郁闭度仅0.54。黑龙江省天然次生林,疏、中郁闭度的林分面积占90%以上,既浪费了宝贵的林地资源,又难以发挥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造林绿化的推进,森林资源的增加,今后的森林经营任务将日趋繁重。目前,全国有人工林林分面积3225.35万公顷,其中中幼龄林2499万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77%。这些中幼林普遍存在太纯、太密等问题,如不对其适时抚育,采取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将严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影响林业建设质量和成效。不仅多年造林成果难以巩固,还将成为突发自然灾害的隐患,更谈不上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专家说,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是中央林业决定中提出的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森林经营是国家林业局确定今后林业工作的一项重点,林业“十一五”规划也将森林经营作为林业主要建设任务之一,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启动实施森林经营工程。目前,我国在森林经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储备了多种森林经营技术模式,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专家指出,当前,开展森林经营工作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资金投入。现在,国家已审核确认的15.62亿亩重点生态公益林,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其经营是一项公共事业,其经营、管护发生的经费都应按事权划分原则,纳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
    专家建议,国家应抓紧设立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经营专项资金,中央财政应开辟专项资金渠道,将森林经营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绿色时报 200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