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竹藤新闻>详细内容

竹藤新闻

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中国竹艺远播埃塞

——2017年埃塞俄比亚竹子手工艺加工技术培训班圆满结业

来源:国际处 作者:代洪海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8日 阅读: 字体:【】 【
    2017年7月14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际竹藤中心承办、国际竹藤组织(INBAR)和埃塞俄比亚工业部中小企业发展局协办的“2017年埃塞俄比亚竹子手工艺加工技术海外培训班”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结业典礼。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经商处参赞刘峪,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副州长、国际竹藤组织董事 Ato Sileshi Getahun,埃塞中小企业发展局局长 Asfaw Abebe,国际竹藤中心国际处副处长董杰,国际竹藤组织东非办事处官员傅金和等出席结业典礼。
    刘峪参赞祝贺本次培训取得成功,表示中国政府将全力支持中非竹子中心的建设以及中国-埃塞的竹藤援外培训,并将选派本次培训班最优秀的10名学员于2018年赴华参加竹艺高级培训。
    此次培训班是由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首个境外培训班,也是中国林业系统的第一个海外援外技术班。培训班从6月15日开班以来,共有 41名来自埃塞竹藤编织、竹藤家具、竹藤手工艺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参加培训。重点学习了竹家具设计与制作、竹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竹材防护处理等实用技术,以促进埃塞竹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的3位高级竹艺技师来自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湖南益阳小郁竹艺传习所。小郁竹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竹子特有的纵向纤维强度强,易弯曲,拉强高的特点,通过在竹杆上按照产品尺寸挖出郁口然后弯曲,紧密地扣住竹杆,而完成产品的构架。整个产品加工不用一根铁钉,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竹家具。
    准备工作就绪,6月17日“非遗竹艺培训”正式开始。选竹、下料、围折、脚折、郁竹……3位竹艺大师操着带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真诚传授,来自国际竹藤中心国际处的代洪海(培训班具体负责人)悉心翻译,41名埃塞学员认真学习,整个培训有条不紊的进行。
    采用湖南益阳小郁竹艺技术打造的竹家具既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非常适合刚刚起步开发竹子的发展中国家。一位学员坦言,他以前也做竹家具,好多人找他做,后来不做了,因为埃塞竹家具大部分的技术都差不多,同质化太严重。“如果做不到更好,我宁愿不做”这位学员说。现在,他又开始接订单了,他坚信这次培训的中国竹家具技术能给他的产品带来突破和创新。
    截止培训班结业,学员完成竹餐桌、竹椅、竹沙发、竹凳、竹床、竹茶几等6大类10小类共计80件竹家具产品,而且质量都是“杠杠的”。
    “别看小竹凳子不起眼,至少可以承重200斤,有学员亲身试验过。”代洪海说。
    埃塞中小企业局局长 Asfaw Abebe在视察培训进展情况时说,近年来,埃塞竹家具因质量不高且设计单一,竹家具市场在逐年缩减,这次培训的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竹家具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扩大竹家具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
    培训班的学员们也表示,采用中国技艺打造的竹家具会在市场上有很好的销路。新的竹家具技术和设计有利于促进埃塞林农、手工艺者和竹企业的收入的提高,也将提升他们在社区、政府机构和研究所等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事实上,已经有学员接到订单,要为两个地区的希望小学提供2000套竹桌椅。
    本次竹艺培训还有一项特殊意义,那就是协同埃塞安置难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随着来自苏丹、索马里、也门等国家和地区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不断涌入埃塞,UN提供大量资金用于安置难民,木材紧缺、钢材要进口,而竹材是最好的建造房屋、制作桌椅和床等日用品的材料。学员们表示,要用中国的竹艺技术为难民提供帮助,让更多穷人受益于竹。
    作为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成果,埃塞俄比亚竹产业协会在结业典礼当天正式成立。

埃塞竹产业协会首任主席 Mr. Addisu Hailu 说:“我们将把所学知识分享给没有机会前来参加培训的人。我们将夜以继日、一往无前地致力于解决竹子领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直至愿望达成。我们承诺,将不遗余力地确保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国际竹藤中心国际处处长董杰表示,国际竹藤中心将把中国竹产业协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分享给埃塞俄比亚竹产业协会,共同推进当地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埃塞习俗,每次培训过后学员们会自发组织“谢师仪式”。结业典礼前夕,学员向本次培训的承办和协办单位代表以及3位竹艺大师,赠送了埃塞特色纪念品。埃塞中小企业局局长 Asfaw Abebe参加了“谢师仪式”并致辞感谢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希望,以埃塞竹产业协会的成立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开展中埃竹产业长期深入合作。
    我们也相信,今天举行的结业典礼不是句号,而是下一次合作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