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我国将首次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
8月13日,受国家林业局委托,我国首次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将在成都举槌拍卖,这是我国狩猎活动的首次市场化探索。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是否合法?将会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造成怎样的影响?带着众多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
狩猎额度拍卖符合相关规定
“13日即将在成都举行的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是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组织实施的,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行政许可法》和《拍卖法》等的相关规定。”王伟非常肯定地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此次拍卖将涉及湖南、四川、青海、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和宁夏等8个省(区)的14种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为羚牛、盘羊、白唇鹿、岩羊、矮岩羊、马鹿、北山羊、鹅喉羚、藏原羚、斑羚、鬣羚、白臀鹿和水鹿等,获得许可的狩猎额度共289只。
据介绍,野生动物狩猎额度指的是狩猎的地区划定、狩猎对象以及狩猎数量,是根据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群情况制定的,猎杀什么野生动物和猎杀多少都是经过专家详细调查后确定并分配给各个地区的。
“13日拍卖活动是我国首次通过拍卖方式,对获批准的狩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猎捕权进行转让。”王伟说。以往的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都是通过代理机构向政府申请许可批准,每一次狩猎都要经过一次许可,程序复杂。拍卖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将有利于国家对这一资源进行市场价值评估。
狩猎与保护不矛盾
“狩猎额度拍卖的消息发布后,许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以为这是一种对野生动物保护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并不是这样。”王伟说,“开展野生动物国际狩猎的根本目的是有限度地利用资源筹集保护资金,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负责,盗猎偷猎、乱捕滥杀行为屡禁不止。通过狩猎拍卖,政府可以将拍卖资金返还狩猎区群众,既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又可以使他们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真实价值。这样,一方面地方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将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人们的主动保护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合法狩猎1只盘羊收入可以高达1万美元,而当地盗猎者盗猎一头盘羊收入仅数百元,还冒着违法的风险,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王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狩猎是一种资源保护利用形式
合理的狩猎活动是一种人为净化行为,可人为调节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利于维持地区间物种平衡和保持野生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由于保护得力和缺少天敌,祁连山区的岩羊种群数量发展迅速,侵占了马鹿等其它物种的生活空间,危及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猎杀部分岩羊对维持祁连山区的物种平衡大有帮助。
据了解,狩猎活动国际上一直在开展,美国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狩猎活动开始于1985年,已经有22年时间。“狩猎不等于滥杀,仅仅是一种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形式。”王伟说。据了解,国际野生动物狩猎额度的上限是狩猎数量不高于该物种种群数量的15%,而目前我国审批通过的狩猎额度不足物种种群数的1‰。
适当的狩猎行为不会对物种延续构成威胁。以陕西秦岭羚牛亚种为例,羚牛体积巨大,生性凶猛,在自然界缺乏天敌,而且繁殖速度快,近几年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达6000多只。而此次国家林业局同意的狩猎额度仅为15只。相反,根据调查,适当狩猎的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处于增长状态。
狩猎野生动物有严格规定
“猎杀野生动物是有极其严格限定的。”王伟说。狩猎行为必须在野生动物狩猎区域资源状况、特别是狩猎物种的种群数量及密度明确清楚的前提下,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在导猎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狩猎行为,不能在野生动物的发情期和繁殖期狩猎。同时,在狩猎中要遵循“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的原则,不能猎杀正值壮年的野生动物。狩猎对象将全是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飞禽都不在猎杀范围。王伟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物链的完整性,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数量相对较少,猎杀可能导致生态失衡。”
为确保狩猎不发生误杀现象,国家林业局对狩猎的具体细节也作了严格的规定。狩猎时不准使用散弹枪,不准连续发枪。
为了论证狩猎野生动物的可行性,国家林业局已在7月中旬专门召开了“2006年秋季野生动物国际狩猎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专家评审论证会”,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部门的专家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参加狩猎权竞买有限制条件
“这次拍卖是一次试验,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首次市场化探索。随着拍卖活动的进行,我们将逐步完善各项规定,让野生动物狩猎权的拍卖更加明晰化、规范化。”王伟说。
据了解,参加此次野生动物狩猎权竞买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条件限制,仅国际狩猎代理机构和国际狩猎活动代理组织机构有权参加竞买,狩猎额度使用有效期截至2007年4月30日。
野生动物狩猎行为将不仅面向国际市场,凡是具备条件的国际国内狩猎者均可以参与。但目前由于我国枪支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所以对国人而言,野生动物狩猎还存在一定难度。而获得狩猎额度的外国爱好者在经公安部门批准后将可以使用自己的枪支进行狩猎。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筹划成立中国国际狩猎俱乐部,负责野生动物狩猎活动的市场化运作。(中国绿色时报 2006-08-11)
狩猎额度拍卖符合相关规定
“13日即将在成都举行的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是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组织实施的,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行政许可法》和《拍卖法》等的相关规定。”王伟非常肯定地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此次拍卖将涉及湖南、四川、青海、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和宁夏等8个省(区)的14种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为羚牛、盘羊、白唇鹿、岩羊、矮岩羊、马鹿、北山羊、鹅喉羚、藏原羚、斑羚、鬣羚、白臀鹿和水鹿等,获得许可的狩猎额度共289只。
据介绍,野生动物狩猎额度指的是狩猎的地区划定、狩猎对象以及狩猎数量,是根据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群情况制定的,猎杀什么野生动物和猎杀多少都是经过专家详细调查后确定并分配给各个地区的。
“13日拍卖活动是我国首次通过拍卖方式,对获批准的狩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猎捕权进行转让。”王伟说。以往的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都是通过代理机构向政府申请许可批准,每一次狩猎都要经过一次许可,程序复杂。拍卖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将有利于国家对这一资源进行市场价值评估。
狩猎与保护不矛盾
“狩猎额度拍卖的消息发布后,许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以为这是一种对野生动物保护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并不是这样。”王伟说,“开展野生动物国际狩猎的根本目的是有限度地利用资源筹集保护资金,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负责,盗猎偷猎、乱捕滥杀行为屡禁不止。通过狩猎拍卖,政府可以将拍卖资金返还狩猎区群众,既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又可以使他们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真实价值。这样,一方面地方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将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人们的主动保护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合法狩猎1只盘羊收入可以高达1万美元,而当地盗猎者盗猎一头盘羊收入仅数百元,还冒着违法的风险,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王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狩猎是一种资源保护利用形式
合理的狩猎活动是一种人为净化行为,可人为调节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利于维持地区间物种平衡和保持野生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由于保护得力和缺少天敌,祁连山区的岩羊种群数量发展迅速,侵占了马鹿等其它物种的生活空间,危及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猎杀部分岩羊对维持祁连山区的物种平衡大有帮助。
据了解,狩猎活动国际上一直在开展,美国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狩猎活动开始于1985年,已经有22年时间。“狩猎不等于滥杀,仅仅是一种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形式。”王伟说。据了解,国际野生动物狩猎额度的上限是狩猎数量不高于该物种种群数量的15%,而目前我国审批通过的狩猎额度不足物种种群数的1‰。
适当的狩猎行为不会对物种延续构成威胁。以陕西秦岭羚牛亚种为例,羚牛体积巨大,生性凶猛,在自然界缺乏天敌,而且繁殖速度快,近几年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总量已达6000多只。而此次国家林业局同意的狩猎额度仅为15只。相反,根据调查,适当狩猎的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处于增长状态。
狩猎野生动物有严格规定
“猎杀野生动物是有极其严格限定的。”王伟说。狩猎行为必须在野生动物狩猎区域资源状况、特别是狩猎物种的种群数量及密度明确清楚的前提下,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在导猎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狩猎行为,不能在野生动物的发情期和繁殖期狩猎。同时,在狩猎中要遵循“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的原则,不能猎杀正值壮年的野生动物。狩猎对象将全是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飞禽都不在猎杀范围。王伟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物链的完整性,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数量相对较少,猎杀可能导致生态失衡。”
为确保狩猎不发生误杀现象,国家林业局对狩猎的具体细节也作了严格的规定。狩猎时不准使用散弹枪,不准连续发枪。
为了论证狩猎野生动物的可行性,国家林业局已在7月中旬专门召开了“2006年秋季野生动物国际狩猎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专家评审论证会”,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部门的专家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参加狩猎权竞买有限制条件
“这次拍卖是一次试验,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首次市场化探索。随着拍卖活动的进行,我们将逐步完善各项规定,让野生动物狩猎权的拍卖更加明晰化、规范化。”王伟说。
据了解,参加此次野生动物狩猎权竞买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条件限制,仅国际狩猎代理机构和国际狩猎活动代理组织机构有权参加竞买,狩猎额度使用有效期截至2007年4月30日。
野生动物狩猎行为将不仅面向国际市场,凡是具备条件的国际国内狩猎者均可以参与。但目前由于我国枪支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所以对国人而言,野生动物狩猎还存在一定难度。而获得狩猎额度的外国爱好者在经公安部门批准后将可以使用自己的枪支进行狩猎。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筹划成立中国国际狩猎俱乐部,负责野生动物狩猎活动的市场化运作。(中国绿色时报 2006-08-11)
上一篇:我国竹材工艺取得重大突破[ 08-14 ]
下一篇:科技司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林业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