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首届森林城市大会深圳宣言
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
“森林城市与人居环境”
2016年11月29日-30日 中国·深圳
深圳宣言
全球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包括热岛效应、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破坏或退化等。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将更为突出,给人类健康和人类生活质量带来严峻挑战。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在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城市森林具有庇荫降温、净化空气、降噪除尘、减缓全球变暖的功能。此外,森林也是低碳城市重要的绿色标志、文明城市独特的文化载体、城市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森林城市建设将在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以“森林城市与人居环境”为主题的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于2016年11月29至30日在中国深圳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500位生态学、环境保护、城市林业、景观设计规划及市政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多位市长参加了大会。大会期间,共举行了包括市长论坛在内的6个分会场会议、50个学术报告并展出了100多个学术墙报。与会代表就城市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及评价、森林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森林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森林城市政策制定与管理、城市森林文化与教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福利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大会重视以创新思路建设未来的森林城市,体现了在变化环境下森林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和创新实践。作为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本次大会突出了森林城市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2015年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建设具有包容性、安全、有复原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居环境”的战略目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本次大会将在城市林业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大会一致认为需要: 1、坚持森林城市发展理念和原则,发展近自然的城市森林,提高城市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2、创新森林城市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提供公平普惠的生态福利,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强化组织领导,真正把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工作的重要日程;制定政策吸引各方积极参与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森林城市建设。 3、通过跨学科研究及创新实践精准提升城市森林的健康状况与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合理利用包括竹林在内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游憩、养生保健等产业,发展城市森林自然教育,发挥森林城市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美学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城市化社会日益多元的需求。 4、开展城市森林监测评价,制定评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及功能的指标体系,以便监测城市森林的长期变化及动态响应,采取合理的适应性管理措施加强城市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及城市化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5、面向城市群发展和区域环境问题,探索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最优模式。通过扩大区域生态空间面积、建设城市间生态缓冲区、恢复区域生态廊道等,在宏观尺度上构建健康的跨城市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倡区域生态一体与互动,建立共建共享的森林城市机制。 6、加强国际森林城市建设交流协作,搭建好森林城市建设交流的国际平台,增加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交流。在当今高速、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应对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当前尤为急需森林城市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我们坚信,在深圳举办的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上通过的《深圳宣言》将会成为一座新的里程碑,有力推动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前校长金尹洙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许凤教授来国…[ 08-18 ]
下一篇: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部长率团访问国际竹藤中心[ 01-26 ]